首页 / 联盟动态 / 联盟动态

联盟动态

Alliance dynamics

联盟动态

国家稻米联盟在黑龙江开展稻壳高值化技术调研 助力产业绿色升级

作者:稻米联盟 日期:2025-04-25

 

日前,国家稻米联盟在黑龙江春华秋实粮油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稻壳提取高纯度纳米级二氧化硅技术专项调研活动。来自国家稻米联盟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20余位专家代表,通过实地考察与专题研讨,共同见证该项创新技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突破性应用。

 

4月19-20日,由国家稻米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陈良玉带队,联盟专家组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观摩了国内首条稻壳源纳米二氧化硅工业化生产线。该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绿色制备工艺,可将稻米加工副产物转化为纯度达99.9%的纳米级二氧化硅,其粒径控制在20-50nm范围,比表面积超过500m²/g,展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与化学稳定性。 在稻米副产物利用研讨会上,技术负责人系统披露了核心技术突破:通过定向热解耦合酸碱纯化技术,实现稻壳灰分中90%以上硅元素的高效提取。相较于传统石英矿提取法,新工艺能耗降低60%,碳排放减少75%,每吨产品可消耗2.5吨稻壳废料,真正实现点壳成金的循环经济模式。 这项技术开辟了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新赛道。陈良玉在总结中指出,纳米二氧化硅衍生品已成功应用于三大战略领域:在东北黑土地,硅基土壤调理剂使耕层有机质年提升0.3‰;在黄淮海盐碱区,硅肥施用使水稻耐盐阈值提升至8‰;在数字农业领域,纳米硅芯片为农田墒情监测提供新型传感材料。据测算,若在全国稻米主产区推广,年可消纳稻壳超千万吨,创造经济价值逾200亿元。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南昌大学刘成梅教授强调要建立纳米硅产品的食品级、医药级分级标准;中南林科大林亲录教授提出构建稻米加工-硅基材料-智慧农业的全产业链创新联合体。目前,该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加速阶段,相关产品在14个省区开展示范应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科技支撑。